凹版印刷机操作注意事项和故障解决

1、机台卫生:必须保证机器的各个角落没有灰尘。


2、印刷机所有的导辊每天必须擦干净。


3、油墨盘:印刷机的油墨盘每单每次印刷之前必须清理干净,每单油墨使用前和使用后必须过滤(用不锈钢100目的筛子过滤)。清理不干净会造成:刀线和色差,并会影响印刷亮度、(重讲色差)。


4、必须用标准光源台看颜色进行比对。(无论天气如何,确保看色条件一致)


5、在开机调机时,测出油墨粘度并记录在工艺单上(分出冬天、夏天、秋天),在开机过程中,夏天每十五分钟测一次油墨粘度,秋天每二十分钟测一次油墨粘度,冬天每三十分钟测一次油墨粘度。建议使用油墨自动粘度仪(自动测定、自动调整油墨粘度)油墨粘度严重影响色差。测粘度时由浅到深进行。(3号杯)实底版是16秒,速度越慢,粘度越高(21-24)。取决深网:有花斑的时候(橘皮状),粘度提高一点,出现星星点点时,油墨稀了,可以提高粘度或提高机速,浅网时:出现星星点点时,干版,要加慢干稀料,提高速度,粘度在11秒左右,(从以上经验来看机速的快慢对粘度的要求变化很大)


6、色差:每批印刷时刮墨刀的角度和距离必须一致,距离短颜色深,距离长颜色浅,角度小颜色深,角度大颜色浅。版浸在油墨中的位置是版的三分之一,刮刀的位置是从油墨表面到胶辊的五分之二处。装刀的方法和使用角度,刮刀的角度和版的位置控制在55度到60度是最佳位置。距离小,角度小,容易造成糊版,刮不净,距离大,角度大,颜色浅,易干版。


色差造成原因总结主要有油墨不干净、油墨粘度高、刮刀角度小、机器速度慢。网线深,(深网和浅网相反),速度快深网浅,浅网深,速度慢深网深,浅网浅。添加溶剂,浅网深,深网浅。印刷时省料打样办法!!!打样调色时,开机前,先用废膜调色,直至调好颜色,客户确认样,找到印刷规格相适应的废料先将版对好,将机器开到正常印刷时速度,也可以贴一米左右(版周)的好新膜到白色时停机检查颜色是否正确。
套印时,先用废料手动调整对版线,套印准确后,再开机。先调色,然后调整套印,也可以两个一起调整。  用色密度仪测颜色最快最准确的方法


7、水纹:胶辊不平(胶辊过长),压力不平造成水纹,解决办法:(1)清理胶辊,减轻胶辊压力,越小越好,好到不漏印为最佳。(2)提高机器速度,(3)原材料松紧不一致也可能造成。(4)更换胶辊。(5)提高油墨粘度也可以解决。油墨稀也可能造成水纹。


8、反粘现象:机速太快,没彻底干透。用眼睛目测,能发现黑点,或用耳朵听有沙沙的声音或最顶上面的冷却辊有反粘。解决办法:加大风量,提高溶剂的挥发速度,加快干溶剂。增加酒精好处,印出发亮,坏处:不干版,造成假干。酒精是慢干剂。最好不用酒精。


9、咬色,第二色把第一色咬下来。解决办法:提高风量,把被咬下来的颜色加快干溶剂。


10、漏印。造成原因:胶辊不平,或压力太小,胶辊表面有脏东西,油墨汽泡,静电,干造过快,堵网。解决办法:压力调大,清洗胶辊,清洗印版,更换胶辊,静电(增加车间湿度),加消泡剂(消泡剂品名:磷酸三丁脂)。


11、堵网现象:在一支版上面不要同时有浅网和百分之百的实底网。浅网做版时做深,印刷时加入冲淡剂。


12、新版打样时,不能用百分之百的油墨印,应加入不低于10%-20%冲谈剂,第二次印刷时,减少冲谈剂18%,以次类推。到冲谈剂减完为止,就应该修版。或者是让油墨厂家做色浓度高一点的油墨以后根据颜色需要添加。


13、版辊清理,上机前清理干净,表面是光滑的,无黑点,异物。印刷完后,清理干净,无黑点、异物,并上缝印机油。或用洗版膏清洗网辊。


14、干版:该印的地方没印出来,一般出现在浅网。堵版:似印非印的现象,不管深网浅网,糊版:不该印的地方印上了,原因刀的角度太小,加慢干溶剂太多。脏版:没洗干净,油墨转移不完全,有白花。


15、胶辊在任何时候清洗干净,不要用异丙醇、正丁醇,就用乙酯可以。


在印刷过程中堵版用清洗网布


16、刀线:明刀线、暗刀线;解决办法:油墨过滤、油墨太绸、刮刀角度加大到65-70,加溶剂,用1000目或者0号的金像纱纸打磨有刀线的地方,必须转圈打。暗刀线:油墨当中的灰尘转到刮刀的手上造成的。解决办法:印之前过滤油墨,印刷过程中出现,用手振动刀架。


静电也造成明刀线,解决办法:增加车间湿度,提高油墨粘度。


17、油墨拖尾:刮刀的角度太小,油墨过稀造成。解决办法:提高油墨粘度、提高刮刀的角度。


18、山羊尾子:静电造成,减少静电办法:增加车间湿度。


19、迎刀线(和拖尾相反):在图案的上方,造成原因:胶辊压力太大,油墨过稠,刀的角度过大。解决办法:减小压力,增加溶剂,减小刀的角度。


20、套印套不准:1、张力没控制好,张力过大上下跑版,张力过小左右跑版,2、一直往一个方向跑版,入版导辊往回调。3、胶辊轴承运转不正常。4、薄膜起皱。5、版的跳动量太大。6、版辊短了,气缸的劲小,顶不住。7、版辊质量不好。8、主传动轴承不灵活。9、齿轮间隙过大。10、胶辊清洗不干净。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