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丝的产生还有一种“活性粒子假设”
业内对刀丝的产生还有一种“活性粒子假设”,认为:
①油墨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树脂和颜料在研磨、撞击和搅拌等外力作用下使分子链断裂,产生带极性的离子或基团,即活性粒子;
②刮刀和版辊的摩擦使版辊的镀铬表面产生较多的铬离子;
③活性粒子在印刷过程中不断产生和结合,并黏附在版辊上,积聚到一定量时会窜出;
④约2/3的活性粒子转移出去,剩余部分继续结合、累积;
⑤当有外来粒子成为吸附剂或成核剂时,反应加快,造成更密的刀丝出现。
因此,这种假设的结论就是:这种情况产生的刀丝不是由刮刀产生的,而是印刷过程中内部化学反应的产物。“活性粒子假设”其实是认为这种故障的产生无法用物理方法测定,要彻底解决它是困难的。
相关资讯:
·使用油墨刮刀应注意什么?[1-14]
·有没有卷料的张力基本不影响套印精[2-14]
·液态乳品包装印刷油墨[2-14]
·奶粉包装印刷油墨[2-14]
·乳品包装印刷油墨的几种类型[2-14]
·印刷机油墨调配的两种方法[2-14]
·油墨泡沫引起的针孔或雪花点现象[2-14]
·塑料袋的丝网印刷工艺与油墨鉴别[2-13]
·薄膜软塑印刷工艺问答[2-12]
·刮墨刀角度的调整也很重要[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