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刮墨刀的使用技巧
在凹版印刷生产中,张力控制、版辊质量、刮墨刀的使用是凹版印刷工作者最关心的3个问题,这里,中国油墨刮刀网技术员余佳针对刮墨刀的使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敬请同行指正。
刮墨刀系统介绍
凹版印刷的供墨系统由墨槽、版辊、刮墨刀三部分组成。印刷时,油墨通过版辊直接转移到承印材料上,刮墨刀在高速运转的版辊上做周期性轴向移动,其移动行程约为10mm。这种周期性运动的目的是为了部分消除因油墨中颗粒或杂质粘在刮墨刀刀刃下面形成的刀线。早期的刮墨刀系统是机械锁紧的,部分匀墨机构还有毛刷,毛刷主要起匀墨的作用。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经常发生“毛刷伤版”的情况,而且时常脱落的刷毛也会成为印刷过程中印品粘脏的主要“元凶”,所以毛刷机构已基本被淘汰了,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封闭式刮刀系统。
刮墨刀和副刀的选用
刮墨刀通常是盘式盒装,常规为100米/盘,依据版辊的长度不同还有不同宽度、厚度的系列产品。使用中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凹印油墨,要选用相应的刮墨刀才能取得最佳印刷效果。专用刮墨刀一般都是为特殊的版材或油墨设计的,此时就要特别注意,不能用错。目前,国产刮墨刀在性能上同进口刮墨刀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国产刮墨刀一般耐磨性较差,使用寿命偏短。
副刀指的是压在刮墨刀上的调整刮墨刀弹性范围的压片。很多人对副刀的作用并不重视,随便找点材料作为其替代品,实际上这是不可取的。我们曾用类似的钢片或直接用刮墨刀的基体加工副刀,但最终使用效果均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印刷过程中刀线或脏版出现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在副刀破损后,短期内用其他材料替代是可以的,但是当条件允许时还是应该及时更换新的副刀。
刮墨刀的角度
刮墨刀的角度即刮墨刀的刮墨面与过刮墨点作滚筒切线之间的夹角。随着刮墨刀压力的增大,刮墨刀角度将越来越小,但并非如有的文章所述“随着刮墨刀角度的减小,油墨的转移率会越来越小”。实际上,随着刮墨刀角度的减小,油墨的转移率将先减少后增大,当刮墨刀角度趋近于零,刮墨刀将失去其调整上墨量的功能,这也是在印刷过程中为什么不能一味加大刮墨刀压力、减小刮墨刀角度的原因,优秀的操作工会将刮墨刀压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只有当其他方法不能有效解决一些印刷弊病时,才会考虑加大刮墨刀压力。
刮墨刀的位置
刮墨刀位置的高低会对油墨的转移效果产生明显影响。抬高刮墨刀的位置,将减少溶剂的挥发量,从而有利于小网点的油墨转移,这对印品高光部分的再现十分有利。但抬高刮墨刀的位置减小了操作空间,也加大了处理由刮墨刀引起的印刷故障时的危险性。
刮墨刀的损伤
这种情况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刮墨刀有缺口,通常出现在盘刀的芯部,因此,在盘刀使用到最后的20米时,就要查看这种情况是否存在。检查方法很简单,在抽取盘刀的同时,用指甲盖顺着刀刃慢慢移动,很容易就能发现是否存在缺口。第二种情况是刃口不平,呈波浪形,虽然在加大刮墨刀压力的情况下,波浪形的刮墨刀刃口会被迫取直,但使用寿命已受到影响。第三种情况是刃口不直,无法在正常印刷时刮净版面的油墨(印刷速度较低时可能不易察觉),若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此问题,应及时同器材供应商联系。
与刮墨刀相关的印刷质量问题
(1)刀线
刀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明线,坚硬异物被版辊带到刮墨刀刃口处,欲出不能,同时会将网穴内的油墨刮掉,在印品上表现为无墨的明线;另一种刀线为暗线,刮墨刀刀片下面粘有纸屑、油墨结晶颗粒等软性异物,最终影响印刷效果,形成暗线。暗线在印品上的可辨别程度视夹杂异物的大小与质地而不同。通常情况下,刀线都可以用牙签剔除,其中,软性异物若能清理及时,不会对刮墨刀造成损伤,但坚硬的异物对刮墨刀的损伤程度较重。
值得注意的是,单纯由油墨结晶颗粒造成的暗线表现为长短不一的直线,遇到此种情况应及时更换油墨配方。
(2)拖尾
如果刮墨刀刃口虽受硬伤但未破口,只是在刃口形成小的凸起,刮墨刀经过网穴后,凸起下面的残余油墨就会形成“拖尾”。此时虽然可以利用牙签进行修复,但是在外力重复冲击下,该问题随时可能出现。
(3)共振线
中国油墨刮刀网客户反映:这种情形表现为在承印物上出现连续的、有规律的小墨点,此时观察刮墨刀刃口可能并无明显损伤,但是更换刮墨刀后问题便可解决。
(4)墨点
刮墨刀损伤后引起的甩墨主要出现在刮墨刀两端。主要原因是刮墨刀在左右移动时,版辊倒角部位会严重磨损刮墨刀。
(5)墨色不均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刮墨刀压力是由单一气缸控制的凹版印刷设备上,在用双气缸控制的刮墨刀系统的凹版印刷设备上,很少出现此类问题。墨色不均在实地印刷时用肉眼不易察觉,在印刷四色图文时表现较为明显。在发现版面两端相同图案存在明显墨色差异时,应该考虑刮墨刀的压力是否均匀。
刮墨刀的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刮墨刀系统的技术研发重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延长刮墨刀的使用寿命,现在常用的刮墨刀的使用寿命通常为4~8小时,而印版的使用寿命约为60小时,两者差距较大,因此提高刮墨刀的使用寿命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二是加强刮墨刀系统的封闭性,减少溶剂挥发,保持油墨气、液相的平衡,防止甩墨现象的发生。
总之,刮墨刀是影响印品质量的重要部件,使用中我们应根据设备和油墨的特性选择适宜的刮墨刀;在取用刮墨刀时要检查刮墨刀刃口有无残缺、损伤;装刀时,注意刀面、刃口是否平直、无破损;最后,日常工作中,要及时检查、调整和控制可能影响刮墨刀性能、寿命的版辊、油墨等因素。
·油墨刮刀专用钢带[1-14]
·怎样选择油墨刮刀的种类呢? [1-14]
·经验之谈:正确调整MDC刮墨刀[11-19]
·刮墨刀衬刀的安装使用方法(图文)[11-19]
·凹印刮墨刀的安装使用方法(图文)[11-19]
·多层复合技术包括多层干式复合和多[11-14]
·印刷套印不良现象的原因与处理方法[11-8]
·凹版印刷图文不清晰因素分析及处理[11-8]
·怎样降低凹版印刷刮墨刀的消耗?[11-7]
·凹印印版通常的误差控制数值[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