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印制版精度低怎么办?看我解决
解决凹印制版精度低相应的措施
1、 严格检查原材料的表面质量。对印刷基材的要求有:表面不允许有损伤、气泡、松弛、褶皱;膜卷两端应整齐,膜卷松紧均匀;厚度误差一般不大于10%。
2、 易受潮基材的外包装一般采用防潮性能佳的铝箔。印刷PT、ONY等易受潮基材时,应尽量缩短换卷时间,因为当外包装去除时,基材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基材就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受潮。
3、 上版堵头是连接印版与版轴之间的重要零件。上版堵头与印版间的锥面配合及径向定位精度又是衡量印刷中套印准确与否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由于制版原因,会造成印版与上版堵头间定位间隙增大而失控,加之频繁的换版式,更会加剧上版堵头锥面的磨损,从而降低印刷版滚筒与上版堵头、版轴之间的配合精度,造成印刷中套印不准。因此,必须经常检查上版堵头和定位键,并及时进行修磨与更换。
4、 机器长期工作后,由于震动、受力等原因,造成各导辊之间的平行度及机座的水平度出现较大的误差,已无法保证原机器的设计精度。因此应定期对各组导辊的平行度和水平度进行校正。
5、 压印滚筒在加工时应严格保证同轴度、圆周度、表面粗糙度的技术要求。对膨胀变形和磨损严重的压印滚筒必须及时修磨与更换。在压印滚筒加工时应留出台阶,防止印刷过程中油墨飞溅。
6、 每天坚持对各传动部位润滑及保养,对磨损较严重的轴承必须及时更换。
7、 按不同原材料,不同的宽度及厚度来设定收放卷张力。在印刷过程中,各张力控制系统应始终处于自动控制状态。
8、 印刷机的烘干方式一般分为两种:电加热方式和蒸汽加热方式。在蒸汽加热的烘干操作中,供气系统应保持气压稳定,防止气压变化造成温度突然升高而引起薄膜拉伸。同时,设定的温度应与机速相匹配。
印版滚筒的直径和形位误差直接影响着印刷中的套印精度,因此新版在上机打样之前,最好对各印版滚筒的直径分截面进行测量,或用百分表测量印版滚筒的径向跳动量。
1、 严格检查原材料的表面质量。对印刷基材的要求有:表面不允许有损伤、气泡、松弛、褶皱;膜卷两端应整齐,膜卷松紧均匀;厚度误差一般不大于10%。
2、 易受潮基材的外包装一般采用防潮性能佳的铝箔。印刷PT、ONY等易受潮基材时,应尽量缩短换卷时间,因为当外包装去除时,基材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基材就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受潮。
3、 上版堵头是连接印版与版轴之间的重要零件。上版堵头与印版间的锥面配合及径向定位精度又是衡量印刷中套印准确与否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由于制版原因,会造成印版与上版堵头间定位间隙增大而失控,加之频繁的换版式,更会加剧上版堵头锥面的磨损,从而降低印刷版滚筒与上版堵头、版轴之间的配合精度,造成印刷中套印不准。因此,必须经常检查上版堵头和定位键,并及时进行修磨与更换。
4、 机器长期工作后,由于震动、受力等原因,造成各导辊之间的平行度及机座的水平度出现较大的误差,已无法保证原机器的设计精度。因此应定期对各组导辊的平行度和水平度进行校正。
5、 压印滚筒在加工时应严格保证同轴度、圆周度、表面粗糙度的技术要求。对膨胀变形和磨损严重的压印滚筒必须及时修磨与更换。在压印滚筒加工时应留出台阶,防止印刷过程中油墨飞溅。
6、 每天坚持对各传动部位润滑及保养,对磨损较严重的轴承必须及时更换。
7、 按不同原材料,不同的宽度及厚度来设定收放卷张力。在印刷过程中,各张力控制系统应始终处于自动控制状态。
8、 印刷机的烘干方式一般分为两种:电加热方式和蒸汽加热方式。在蒸汽加热的烘干操作中,供气系统应保持气压稳定,防止气压变化造成温度突然升高而引起薄膜拉伸。同时,设定的温度应与机速相匹配。
印版滚筒的直径和形位误差直接影响着印刷中的套印精度,因此新版在上机打样之前,最好对各印版滚筒的直径分截面进行测量,或用百分表测量印版滚筒的径向跳动量。
相关资讯:
·油墨刮刀专用钢带[1-14]
·怎样选择油墨刮刀的种类呢? [1-14]
·版辊印刷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10-6]
·植绒、烫金、粘珠印刷工艺技术[10-5]
·料袋印刷中产生雾版现象排解之道[10-5]
·也来谈谈进口UVK油墨刮刀压力控[10-5]
·容器印刷油墨油墨刮刀中心点的配置[10-5]
·油墨刮刀刀刃误差不得大于±5um[10-5]
·油墨刮刀的寿命取决于两方面[10-5]
·里印、表印油墨都有脏版(印品带脏[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