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知识

油墨颜色着色力和透明度

  油墨的颜色,尤其是三原色油墨的颜色,在印刷上常以密度、色差、灰度和实际色效率来衡量,一般是在印刷品或打样的实地或色标部分用彩色密度计来测量和计算而得。但从油墨质量上来进行测量,  则必须按国际标准的方法,取一定量的油墨,  用IGT适性试验机在规定的铜版纸上以一定的压力和印刷面积印成色块,然后用彩色密度计进行测量和计算。否则这些有效数据就不具有标准性和对比性。
  对三原色油墨来说,其颜色密度均应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为黄1.00  士  0.05、品红1.45  士0.05  、青1.55  士O.05。但因原稿色调的不同要求,亦可略有不同。当三原色的密度在上述范围内,一般是可以达到灰色平衡的,而由此计算所得的色差、灰度和实际色效率,也是较具有实际意义的。世界上符合三原色理想的标准色墨是不存在的。但色差应越小越好,越有利于灰色平衡和原稿色彩的再现。灰度小也即亮度高,当原稿的色彩十分鲜艳,灰度大的三原色就不能使鲜艳的原稿色彩再现。至于图画或某些色调本身比较灰暗的原稿,在印刷时就不一定要求三原色墨的灰度小,有时反而要加大灰度或加印底色或专色了。实际色效率是指主色调的纯度,色效率越高则与其他两种三原色油墨配合成纯色的范围越大。一般而论,色偏小灰度也小的油墨其实际色效率就较大。衡量三原色油墨的颜色质量,一般应是色偏小、灰度小,实际色效率大的为好。
  油墨的着色力亦即通常所说的颜色浓度,着色力大的油墨,较小的用墨量就可使印件达到一定的彩色密度,着色力小的油墨就需用墨量较大,这给印刷过程中带来不利,如网点扩大、糊版甚至起脏。但应注意,着色力大的油墨灰度也较大,影响色彩的鲜明度。故三原色油墨的着色力应三者相当,  当其中某一色的着色力过大或过小就会影响灰色平衡和色彩还原。
  油墨的透明度亦相当重要,三原色油墨的透明度必需在90%以上,才能更好地表现中间色和变色。如过去黄色的透明度不好,在85%  左右,当时一般印刷色序多为黄、品、青、黑。黄墨打底,不透明也不好,故不发生问题。近来多为黑、青、品、黄,黄墨最后印,当透明度不够,  黄版又较重,墨层较厚就会使整个画面都蒙上一层淡淡的色。
  在包装印刷上常采用底色来烘托和突出主题,通常是淡红、妃色、桔红、桔黄、淡黄、淡蓝、湖蓝、草绿、淡绿、茶色、褐色、米色、雪青、淡灰等色,这对油墨的颜色性质有了解才能得心应手地获得所需要的色泽。下列几点是应加注意的。
  ①油墨的拼色是减色效应,拼混的颜色愈多就愈灰暗,所以首先应尽量少用颜色,一律先用二种颜色来调,调到相当接近后,再加第三色来作微量调节  ,  以达到所需要的色彩。因底色常是淡色,最后加冲洗墨来调淡,可先作少量的冲洗,认为达到要求再放大,以免一下子调拼量太大而浪费,尤其是冲淡后仍有一定差距,常需再加调拼,一下子调拼量太多就愈拼愈多,更多的超过需要量了。油墨厂供应的彩色墨除三原色墨外还有许多中间色和变色,调墨时可视需要采取二种接近色调来拼混,以达到色调比较鲜明不致太灰暗的要求。下面有个色环图,排列了各色油墨的名称,二种比较接近的颜色所拼混的色调比较鲜明,相距较远的就变灰暗。如欲拼混鲜嫩的草绿色,可采用柠檬黄(淡黄)  与绿色,当用中黄和中蓝则拼混成的翠绿色就很灰暗。
  ②冲淡色时用透明冲淡墨的墨色看去比较暗,但印到白纸上并不暗。用白墨冲淡则墨色看上去较明亮,但带粉色。要求淡色不带粉色而又较明亮,有的人常在用大量透明冲淡墨时也加入少量白墨,虽在色调上达到较明亮的要求,但白墨有使耐光性不好的油墨更易于退色的缺点,须加注意。故白度较好的纸张印淡底色时最好不要加白墨,  至于白度不好的纸张则另作别论。
  ③调肉色也有人常采用金红墨冲淡,色调虽好,但金红冲淡后极易退色,故并不适当。桃红墨冲淡后也极易退色。用05-06大红或05-06深红冲淡虽色调稍暗些,退色情况就要好得多。认为黄色调不够时可稍加桔黄墨,这墨耐光性也较好,不易退色。调淡蓝湖蓝应该用天蓝墨冲淡,不要用中蓝或深蓝,因为其易于退色。绿墨和青莲墨有耐光性好和耐光不十分好的两种,冲淡色时也要采用耐光好的,否则极易退色。现在的黄墨耐光性都比天蓝墨和绿墨差,所以调绿色时应考虑将来黄色会先退色,需要陈列橱窗的包装印刷品就要加以注意。
  ④包装印刷有时采用铝箔纸或薄铁皮,这在底色或图案印刷时常需考虑油墨的透明度,不透明黄墨和透明黄墨印在铝箔或铁皮上的效果完全不同。很多糖果包装的铝箔纸或铁皮盒,先印上一层透明黄墨,就能使金属光泽透过黄墨层反射出来成为黄金色。透明度不高的黄墨就效果极差,用透明度很高的桃红或洋红墨、天蓝墨、绿墨印底色,使铝箔纸或铁皮盒能呈现出十分美丽鲜明和光亮的色彩。有时则用白墨打底,那是完全要求遮盖了铝箔纸或铁皮的金属光泽,然后就像在白纸上印图案一样印刷。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