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楞纸板印刷问题分析与解决

        油墨量不足,是由于油墨泵太慢或不工作、墨路漏墨、网纹辊或橡胶辊轴承或传动有异常、网纹辊和橡胶辊间隙太小、网纹辊和印辊间隙太大或网纹辊没有到位。    

  印刷颜色太淡,是由于油墨粘度太低、网纹辊部分网穴阻塞、印版老化、网纹辊和橡胶辊间隙太小。    

  印刷表面脏或墨点之间连接,是由于印版上有水迹、杂物;  

  瓦楞纸板上有纸毛或胶水干块片;  

  印版网点制作或设计不慎造成网点连接;油墨粘度太高;网纹辊与印辊间隙太小;  

  网纹辊与橡胶辊间隙太大;  

  两色以上套印时后印刷的印版无唛头部分压在瓦楞纸板表面;油墨没有干燥;印版在印辊上没有绷紧或印版脱胶翘起;使用有刮刀的设备印刷。    

  印迹不均匀,是由于印版不清洁;网纹辊部分网穴阻塞;网纹辊或橡胶辊(刮刀)有磨损、损伤;  

  网纹辊和橡胶辊(刮刀)间有杂物;印辊或压印辊表面不平整;进纸辊磨损,部分瓦楞压溃;  

  印版有差异。  油墨起沫,是由于油墨循环次数太多;油墨需要调整。    

  印迹上的小孔或鱼眼状孔,是由于墨泡沫太多、瓦楞纸板表面平整度差(面纸)、印版有小孔、消泡剂太多。    

  搓板状印迹,是由于瓦楞纸板面纸克重低;瓦楞纸板拉片控制差;  

  印版硬度低;进纸辊间隙太小,瓦楞被压溃;压印辊与印辊间隙太小。  晕圈,是由于油墨粘度高;  

  网纹辊与印辊间隙太小;  

  在不同网线下,容易出现晕圈的灰度是不同的,根据网纹辊状况总结出规律,设计印版时尽量避开。    

  印刷倾斜(印刷字迹或图案相对于整个纸板的位置倾斜),是由于进纸倾斜;  

  拉纸轮(非真空传送)间隙没有设置好;瓦楞纸板翘曲严重;印版两端没有加装压条(必须和纸板接触)。    

  印迹上缺失油墨的空白,是由于安装在印辊上的印版不平整;印版有损伤;印版上的干燥的油墨层;纸板表面有高低;油墨干燥太快。    

  印迹空隙间填充油墨,是由于印版没有擦洗干净;油墨复溶性差,调整油墨,建议使用高色浓度低粘度的油墨;网纹辊与印辊间隙太小;油墨干燥太快印版脏;空隙处有油墨添死;印版硬度小;油墨中有颗粒结块。    

  印迹不干净,是由于油墨干燥慢;拉纸轮位置不好。    

  叠印质量差套,是由于叠印效果差主要是被叠印的油墨没有充分干燥造成,这也是水性墨印刷的弱点,可以通过改善油墨的性能做一定的改善。如用干燥快的树脂配制油墨或在油墨中添加快干剂;色序要从浅到深,油墨粘度从低到高,油墨PH值从低到高来安排;印刷机车速适当降低;有条件可以适当将需叠色的印刷单元中间间隔长一些;对运行的纸板进行红外线烘干或吹风。    

  油墨覆盖不均,是由于瓦楞纸板表面不够平整;进纸辊磨损,将瓦楞纸板两端压溃;  

  网纹辊部分网穴阻塞;橡胶辊表面不平整;网纹辊与橡胶辊不平行;  

  网纹辊在印刷时与印辊不平行。  油墨颜色密度和亮度不标准,是由于油墨配制时有问题;  

  油墨粘度不合理;  

  车速与打样不同;网纹辊与橡胶辊间隙与打样不同;瓦楞纸面纸颜色有变化;使用的印刷机不同;  

  印版变化。  印刷时将瓦楞压溃,是由于进纸辊间隙太小;  

  压印辊与印辊间隙太小;  

  瓦楞纸板的平压强度太低;印版硬度高。    

  套印不准,是由于印版设计没有按比例收放;印版排版不准确;印版在印刷机未绷紧;印版两端没有安装压条(必须和纸板接触);  

  瓦楞纸板翘曲;  

  拉纸轮位置或间隙设置不当;  

  印辊上的衬垫新旧不同造成印版拉伸不同;印刷机的印辊直径不同。    

  歪曲的印刷字迹或图像(印刷字迹或图像歪曲致使不符合印刷要求),是由于印版排版不准、粘贴印版的双面胶不起作用。    

  印刷字迹轮廓模糊、印迹模糊,是由于网纹辊与印辊间隙过小会使网纹辊在与接触印板时将印版上部挤变,印刷上表现为字体或色块上部有重影;  

  压印辊与印辊间隙过小会使印版拉伸过量,印版下部变形,印刷上表现为字体或色块上部有重影;  

  瓦楞纸板在印刷机中传动时有抖动,造成印刷字迹轮廓模糊;  

  纸板翘曲,印版不能与纸版平稳接触;印刷机震动大,设备运行不均衡。在加工全模切产品时容易发生。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